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院内新闻 > 正文

重医附属口腔医院深入区县开展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活动

发布人:宣传科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5/4/22 浏览:

  为贯彻落实重庆市卫健委关于推广卫生适宜技术,助力区县医院技术水平提升的有关决策部署,4月17日-18日,重医附属口腔医院先后赴垫江县、渝北区推广卫生适宜技术,助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分布,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口腔健康需求。

  

《规范化全冠与桩核冠修复》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垫江站

  4月17日,重医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主任付钢主任医师,修复工艺科副主任付小明副主任医师,修复科张晓南主任医师、赵黎副主任医师、丁慧芬主治医师前往垫江县人民医院,开展《规范化全冠与桩核冠修复》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活动。

  付小明以《食物嵌塞的处理》为题进行讲解,指出需根据病因处理食物嵌塞。若因牙齿邻接不良,可通过充填、嵌体或冠修复恢复邻接;咬合异常者,调磨咬合或正畸治疗;牙龈乳头退缩导致的,可使用牙线、牙缝刷清洁,严重时行膜龈手术;对于牙周病引起的食物嵌塞,先系统治疗牙周,再考虑修复或正畸改善。

  赵黎就《紧密型食物嵌塞的处理》进行病因分析和文献回顾,指出紧密型食物嵌塞处理需精准施策。若因邻面龋坏、修复体不良导致邻接丧失,需重新充填或更换修复体恢复邻接;牙齿磨损致外展隙形态改变,可通过调磨或嵌体、冠修复重塑外形;咬合因素引发的,进行咬合调整、正畸治疗或制作咬合板;牙周病致牙龈退缩、接触点移位,先治疗牙周病,再考虑膜龈手术、正畸或修复手段改善。

  该卫生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负责人张晓南就《基于全局观的美学修复》进行病例分享与交流。她指出,基于全局观的美学修复是一种先进的修复理念和方法,强调在进行美学修复时,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患者的口腔、面部以及全身的各种因素,以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和美学满意度。

  丁慧芬对《后牙嵌体冠修复》进行专题报告,提供了后牙修复的新思路。她表示,后牙嵌体冠修复需进行综合评估。修复前应全面检查牙体牙髓、牙周状况及咬合关系;制备时精准设计洞型,确保足够固位形与抗力形;选择陶瓷、树脂或金属等合适材料,粘接时保证密合,修复后调整咬合,建立良好邻接关系,同时做好患者术后维护指导,保障长期修复效果。

  付钢围绕《数字化与修复》进行讲解。他指出,数字化与修复深度融合,贯穿诊断、计划、制造、评估全程。口腔扫描等数字化诊断可以精准获取数据,CAD/CAM辅助设计制造能够提升修复体精度与适配度,数字化随访则便于长期评估,推动修复技术发展,提高治疗质量与效率。

  讲座结束后,付钢代表重医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将近几年编撰的专业著作赠与垫江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希望兄弟单位间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为重庆口腔医疗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根管治疗术并发症的规范化诊疗》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渝北站

  4月18日,由重庆市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委会、重医附属口腔医院、重庆市口腔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办,重庆市渝北区妇幼保健院承办的《根管治疗术并发症的规范化诊疗》培训班在重庆市渝北区妇幼保健院举办,渝北区各医疗机构共60余名口腔医学领域同仁到场参加。重庆市渝北区妇幼保健院易黔琳院长主持开幕式并致辞。
在理论课程讲授环节,重医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副主任窦磊副主任医师以《根管治疗后疾病的诊治》为题,通过深入剖析临床案例,详细讲解了疾病的诊断要点和治疗策略;王靖副主任医师聚焦畸形舌侧的临床处理要点,分享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操作技巧;麻醉科赵楠主治医师带来《舒适化医疗在口腔门诊的应用》,为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提供了新思路;重庆市渝北区妇幼保健院口腔科刘春主治医师则针对“乳牙金属预成冠修复”进行讲解,从修复的适应症、操作流程到注意事项,进行了全面细致的阐述。
   随后,易黔琳带领参会人员参观医院口腔诊疗中心,详细介绍了数字化口腔诊疗设备的高效应用、严格的消毒流程和质量把控体系。
   参观结束后,一场别开生面的疑难病例讨论正式展开。重医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副主任陈亮、窦磊,王靖等专家积极参与,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病例进行深入剖析,给予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本次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活动为口腔医学领域的同仁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先进技术、交流临床经验的优质平台,有助于提升区域口腔医疗水平。今后,重医附属口腔医院将积极开展更多口腔医疗技术培训,推广更多先进、成熟、安全、可靠、适用的卫生健康科技成果和适宜技术,促进口腔健康服务更加公平可及。

加入收藏】【打印此文】【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