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生 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
电话:
邮件:500283@cqmu.edu.cn
姓名 杨生
职称职务 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副院长
简介 杨生,男,汉族,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副院长。重庆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重庆英才·名家名师,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重庆医科大学特聘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重大科技人才项目“揭榜挂帅”A类计划(最高类别)入选者。2012年度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牙学院博士后、DDS助教。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借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医学科学二处口腔科学流动编制项目主任。现为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口腔颌面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口腔科研管理分会委员;重庆市口腔医学会理事会理事、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数字化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口腔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重庆市科青联口腔专委会主任委员;国际牙医师学院(ICD)Fellow、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及重庆市科协青年科学家受邀演讲嘉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重庆市科委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重庆市教育系统市级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高等教育专业组评委成员;重庆市第五届科协代表。主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共计20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人才计划)共计10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Advanced Materials,Nano Energy等高水平期刊发表SCI论文27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得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省部级,排名第一)等各级各类学术奖励6项。2023年受聘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口腔修复学》第九版编委;2020年参与编写《口腔种植学词典》,2022年受四川口腔医学会和重庆口腔医学会邀请主编《成渝双城口腔科普系列丛书》;2022年参与制定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团体标准《牙槽骨增量用增材制造个性化钛网》。
联系方式
E-mail:500283@cqmu.edu.cn
教育经历
1999.09-2004.07 天津医科大学 口腔医学 本科
2005.09-2008.07 内蒙古医科大学口腔临床医学 硕士
2008.09-2011.06 北京大学 口腔修复学 博士
工作经历
2011.07-2013.09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主治医师
2013.02-2015.02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牙学院 博士后 助教
2013.10-2015.10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讲师 主治医师
2015.11-2016.07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讲师 副主任医师
2016.08-2018.10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修复科副主任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2018.10-2020.11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修复科副主任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2019.03-2021.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医学科学部医学科学二处口腔科学流动编制项目主任
2020.12-2021.10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修复科副主任 副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2021.11-2022.11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修复科副主任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2022.12-2023.06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修复科副主任 教授 主任医师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2023.07-至今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副院长 教授 主任医师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
口腔颌面部硬组织再生及种植生物材料、口腔颌面部感染与免疫。
指导研究生情况
近五年新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情况汇总如下:
学年 |
硕士研究生 |
博士研究生 |
2017-2018学年 |
何萍 |
|
2018-2019学年 |
向静,任明星 |
|
2019-2020学年 |
蓝亦青 |
敬蒸,张智轶,黄楠楠,苏玲瑜 |
2020-2021学年 |
周憧憬,王旭,邓阳佳,刘珂灏,余金芮 |
徐心欣 |
2021-2022学年 |
吴艳秋,龚雪睿,黄旗,向凯,佘辉,杨良杰 |
陈陶,杨明聪 |
2022-2023学年 |
张怡宁,杨倩,吴翔昊,贾恒基,黄子煜 |
李蒙,张骞予,吴天丽,周文翘,张倩倩 |
2023-2024学年 |
刘家辉,苏晓珂,罗小洋,祖悦,雷然婕 |
宋皓月,陈扬,刘珂灏,李欣怡,梁爽,黄江勇 |
2024-2025学年 |
周小荃(推免),乔红荳(推免) |
|
成果与奖励
1.获得的奖励
获得各级各类学术奖励6项,教学奖励5项
1) 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省部级),口腔颌面骨再生,重庆市人民政府,证书编号2022-Z-2-10-D01,2023年7月,排名1/5;
2) 中华口腔医学会科技奖三等奖(省部级),口腔种植修复生物材料的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中华口腔医学会,证书编号CSA2020030304,2020年8月,排名4/10;
3) 重庆市医学会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厅局级),生物功能化骨-种植体界面的基础及应用研究,重庆市医学会,证书编号2020-K-1-02, 2020年9月,排名2/5;
4) 2022川渝科技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三等奖,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2022年10月,排名1/5;
5)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科研管理分会第三次学术年会口腔医学青年科学家论坛“明日之星”奖,中华口腔医学会,2018年11月,排名1/1;
6)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科研管理分会第六次学术年会青年科学家研讨会七步青年奖,中华口腔医学会,2021年12月,排名1/1;
7) 连续4学年(2019-2020、2020-2021、2021-2022、2022-2023学年)获得“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励;
8) 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23年10月,排名6/9。
2.科研项目
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共计20项,其中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人才计划)共计10项: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U23A20447,种植体周围炎智能生物活性材料的构建及其免疫-成骨适配机制研究,2024.1-2027.12,260万;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171010,多级骨靶向纳米水凝胶体系构建及其骨修复性质的研究,2022.1-2025.12,56万;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81500894,仿生ECM蛋白水凝胶的合成及其骨修复性质研究,2016.1-2018.12,18.0万;
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7M620417,树枝状分子构建仿生水凝胶在骨缺损修复中的生物学作用,2017.9-2020.6,8.0万;
5)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25503120009,基于树枝状分子仿生ECM蛋白诱导MSCs成骨向分化作用的研究,2013.6-2015.12,2万元;
6) 重庆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cstc2021jcyj-jqX0028,骨再生功能性材料,2021.10-2024.9,50万;
7)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stc2019jcyj-msxmX0366,基于树枝状分子的仿生骨靶向纳米水凝胶构建及其骨修复性质的研究,2019.7-2021.3,10万元;
8)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12jjA10106,仿生成釉基质蛋白诱导下牙釉质的再生,2012.9-2015.9,2.5万;
9) 重庆市科卫联合中青年高端人才项目,2020GDRC015,三维多级结构个性化牙种植修复技术的研究,2020.9-2023.9,8万;
10)2018年第四批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后备人才,2019.2-2021.2,5万。
3.教学项目
1)主持2022年重庆市、校级导师团队建设项目各1项;
2)主持重庆市级、校级、院级教学改革项目各1项。
4.科研论文
以第一/通讯作者在Advanced Materials, Nano Energy等期刊发表高水平SCI论文27篇,其中9篇影响因子>10分:已授权3项中国专利:2022年授权2项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202111218208.7、202111155714.6;2019年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专利号ZL2018 2 0929058.8。
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推动个性化3D打印钛网在口腔种植修复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积极开展与重庆大学产业研究院的合作,研发了基于金属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的无感睡眠健康大数据分析枕,项目研发产品已在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2019,重庆)进行展示,正积极投产并推广使用中,预计至2024年总经济效益将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担任重庆登康公司技术专家,参与研发的冷酸灵系列产品家喻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