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潜精积思砥砺奋进  科研科普两翼齐飞】重医附属口腔医院科研科普作品被中华口腔医学会选录

发布人:宣传部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2/5/24 浏览:

为贯彻落实《中国科协学会学术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 年)》工作部署,促进口腔医学科研知识的传播与分享,中华口腔医学会于近日开展了“2022 年口腔科技工作者科研经验知识分享”作品征集活动,重医附属口腔医院选送的8个作品被成功收录,并通过中华口腔医学会宣传平台传播推广。

医院修复科(冉家坝院区)副主任杨生教授、重点实验室博士后钟雯婕和肖清月的作品发布在【科研妙招】栏目,分别介绍了“牙周炎小鼠模型和牙周再生大鼠模型的建立”“文献检索工具--Connected Papers”等常用科研工具的使用方法,视频内容详实丰富、步骤具体清晰,为科研人员开展相应工作提供了更加具有实际操作意义上的参考。

【热点前沿】栏目选用了牙周科(冉家坝院区)副主任医师张曦木副教授、正畸科(上清寺院区)主治医师何瑶副研究员,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秦汉、翟启明和尹圆圆的作品,以当前口腔医学方面的研究热点为指向,将复杂的原理和艰涩的术语转换成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更多人了解科研成果的创新价值和实践意义。其中,张曦木研制的可压缩止血海绵不仅有出色的可注射止血性能,同时展现出良好的机械性能和抗菌性能,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何瑶、秦汉、翟启明、尹圆圆以视频图文的方式分别围绕“牙周炎骨免疫与口腔菌群的研究”“糖尿病导致口腔微生物组变化的机制”“炎症性骨疾病以及线粒体相关疾病的治疗”“成纤维细胞相关的研究”等主题,解读了其发病原因、作用机制、疾病治疗等,助力科研人员和社会大众增进对上述疾病的了解认知。

“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对科学进行及时有效的传播,是公众理解科学的必然选择。今后,我院将继续鼓励支持科研人员把研究成果转化成科普文章、书籍、视频等,积极主动面向大众进行传播与分享,在推动科技创新的同时助力科学知识的普及,坚守医院的公益责任!

 


作者:杨生 王旭 刘珂源

题目:快速建立小鼠牙周炎模型



作者:钟雯婕

题目:牙周再生研究方案之常用大鼠模型



作者:肖清月

题目:Connected Papers——让文献检索环环相扣



作者:张曦木 郑荔文 张红梅

题目:可压缩止血海绵的制备及止血



作者:何瑶

题目:TH17细胞介导的骨免疫反应对牙周炎口腔菌群调控作用及相关机制



作者:秦汉

题目:糖尿病可增强IL-17的表达,并改变口腔微生物群以增加其致病性



作者:翟启明

题目:“线粒体修复器”重塑间充质干细胞线粒体功能治疗炎症性骨疾病



作者:尹圆圆

题目:人口腔粘膜细胞图谱揭示了调节组织免疫的基质—中性粒细胞轴—成纤维细胞在口腔粘膜中的组成比例、类型及作用

加入收藏】【打印此文】【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