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小红书记鼓励杨元春婆婆积极面对疾病
邱丽华主任为杨元春婆婆做检查
杨元春婆婆和老伴黄应才
杨元春婆婆的老伴黄应才老先生向我院颌面外科赠送的锦旗
窗外冬日阳光透过病房的窗口,静静地散落在病床旁的腊梅花上,淡黄色的花瓣显得更加鲜嫩,惹人怜惜。杨元春婆婆躺在病床上,老伴黄应才一直紧紧地拽着她的手,仿佛生怕她走掉似的。我们医院颌面外科病房的医生和护士,还有住院的病人都围靠在杨婆婆病榻前,静静地守望着她,默默地为她祝福。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癌症患者,却让我们所有人为之感动,数度落泪。
杨元春婆婆是去年12月份因牙龈鳞状细胞癌住进我院颌面外科病房的,因为病情不断恶化,她最终还是在2012年1月13日离开了我们。
“她是我遇见过的最好的病人”
邱丽华主任并非杨婆婆的主治医师,但是从杨婆婆第一天住进病房开始,她一直在关注她的病情。“她是我遇见过的最好的病人”每每谈到杨婆婆,邱主任忍不住会留下眼泪。由于病人多,邱主任有时候只能趁中午吃饭时间来查看杨婆婆的诊疗进展,每次杨婆婆都要她先去吃饭,担心饿坏了她。每当护士为杨婆婆打点滴的时候,杨婆婆总是会告诉她们:“没事,我不怕疼”。2011年重庆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夜里特别冷,有时候身体的疼痛会让杨婆婆在夜里难以安睡。但在身体能走动的时候,她就会帮同房的病人端端水倒倒茶,当病友感谢她的时候她总是很不好意思地说只是顺手而已,反正现在我还能动。
“他们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医生”
杨婆婆说,从进医院的第一天起,医生和护士们就一直努力的为我治病,照顾我,他们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医生。有一次,杨婆婆半夜突发状况,医生护士第一时间对杨婆婆进行了抢救,连邱丽华主任也从家里赶了过来,守在抢救室直到杨婆婆脱离危险。为了尽量减轻杨婆婆的痛苦,颌面外科组织了多次病案讨论,不断调整杨婆婆的治疗方案,正如邱主任所说,哪怕只有一线希望,我们都不能放弃。直至癌症晚期,杨婆婆只能吃一些流质的食物,颌面外科的医生们还为杨婆婆到处收罗列出了营养食物表,让杨婆婆的老伴黄应才老先生为她变着法地做的吃。医院党委书记吴小红教授听说了情况后,带着两箱牛奶和慰问金看望了杨婆婆,安慰她,鼓励她。邱主任在上班路上也不忘捎带一束腊梅,为的就是让杨婆婆能闻到她喜欢的腊梅香……
2011年12月20日,杨和黄老先生在遗体捐赠书上郑重地签上了他们的名字。因为他们有个约定,一起捐赠遗体,让更多人得到光明收获希望。
墙外的报春花探出一朵小花蕾,寒冷的冬季即将过去,春天就要来了,让我们用爱心和理解共同构筑医生和病人之间和谐友谊的桥梁。
党 办 李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