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知识 > 口腔保健 > 婴幼儿保健 > 正文

新生儿的口腔解剖生理特点

发布人:超级管理员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10/6/3 浏览:

1)新生儿尚未萌牙,上下颌牙槽弓的龈垫表现出凹凸外形,提示牙槽骨中发育的各个乳牙的位置。

2)新生儿口腔小,舌体短宽,出生时已有舌乳头,两颊有厚厚的脂肪垫,齿槽上有堤状隆起,唇肌、咀嚼肌发育良好。这种解剖结构使其具有较好的吸吮能力和吞咽功能。

3)新生儿唾液腺发育不良,唾液及唾液中淀粉酶分泌不足,导致口腔粘膜干燥,加之口腔粘膜柔嫩,血管丰富,容易发生粘膜损伤。

4)颌间关系 ①上颌龈垫在前方和两侧都覆盖着下颌龈垫,此种龈垫的覆盖关系与萌牙后的上下牙弓间的覆盖关系相类似。②当下颌处于休息状态时,上下颌龈垫仅相当于第一乳磨牙处有上下颌接触,其余部分均无接触,故从正中观察有一间隙,称为颌间间隙,与萌牙后的息止颌间隙相类似。③此时期,下颌只有前后运动,而无侧方运动。故新生儿口腔只有哺乳功能,而无咀嚼及语言功能。

5)新生儿出生后即有三种反射 ①觅食反射:当新生儿闻到奶味或面颊碰到乳房时,他的头会转向这一侧。②吸吮反射:新生儿含住乳头后,向舌根部移动,用脂肪垫固定住乳头,不断吸吮。③吞咽反射:将吸吮到口腔后部的乳汁做下咽动作。这三种反射保证婴儿能正常哺乳。

加入收藏】【打印此文】【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