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第一颗乳牙萌出后,就会面临着龋病的威胁。调查显示,幼儿3岁入园时乳牙患龋率达到40%。如何预防乳牙龋病是这一时期口腔护理的关键。
龋病是细菌感染性疾病,主要致龋菌是变形链球菌群。致龋菌附着在牙面上利用碳水化合物中的糖产酸使牙齿脱矿导致龋坏。
怎样才能预防孩子不得龋齿呢?
具体措施是:
控制致龋菌的母婴传播。科学研究表明,孩子在长牙齿之前,口腔内是没有致龋菌——变形链球菌(简称变链菌)的,因为变链菌只能寄生在口腔硬组织(牙齿的表面)。母亲通过亲吻宝宝,母亲为了试试食物温度而用嘴接触宝宝的奶嘴和钣匙等途径将致龋菌传播给宝宝。变链菌由母亲传播到婴幼儿的平均年龄是19到31个月之间,医学上称之为“感染窗口期”。变链菌在幼儿口腔定植、繁殖的越早,孩子将来患龋的程度就越严重。因此控制致龋菌的母婴传播是预防宝宝龋病的关键环节。
具体做法是:
A. 母亲要有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餐后漱口、有效刷牙,以减少口腔中致龋菌的繁殖和数量。
B.母亲在予孕中期(怀予4-6个月)或产后及时充填尚未充填治疗的龋齿
C.母亲咀嚼木醇醇口香糖。木糖醇是一种天然的甜味剂,科学证实,木糖醇不能被链球菌利用发酵产酸。长期限使用木糖醇口香糖可以显著减少口腔内变链菌的数量而没有副作用。建议母亲在产后三个月开始直到婴儿2岁时每餐饭后咀嚼1-2片木糖醇口香糖。以降低变形链球菌母子传播可能性,也减弱变链母子传播程度。
D.经口腔医师检查,母亲如果是“高危变链菌的传播者”,最好在“感染窗口期”,在牙科医师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漱口液。
E.用奶瓶进行喂养时,大人可以在手背滴上一滴牛奶以测温度而不要直接嘬橡皮奶头;同理,用小勺喂养食物时,测食物温度时也避免使用同一个勺。
F.不要以嚼过的食物进行喂养
G.尽量避免亲吻婴幼儿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