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颗乳牙萌出后至3岁幼儿的口腔护理——口腔健康习惯的建立
发布人:超级管理员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10/6/3 浏览:次
A.良好的哺乳习惯
哺乳的时候,妈妈就应该注意逐渐为宝宝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哺乳时间:出生后3个月内,每隔3小时喂妈奶一次,以后每隔4小时一次,不要一见哭闹,就将奶头或者安慰奶嘴儿塞进宝宝口内来哄他,因为前者可使婴儿连续吸吮,既消耗体力,又因口部肌肉不断收缩,使颌骨发育受限;后者不断吸入大量空气,而且会压迫上腭,使上腭变得过高过窄,甚至会引起牙龈发炎。
哺乳方式:从婴儿出生始,喂奶时要注意喂奶姿势,最好抱着喂,左右轮换喂奶,以免影响婴儿颌面部的生长发育。哺乳后给宝宝喂些温开水,用以冲洗口腔。不要让宝宝养成含奶嘴入睡的习惯,也不要用空奶嘴作为安抚物让宝宝含着入睡。母亲给婴儿喂奶时,一旦发现婴儿已睡着了,就要及时抽出乳头。因为婴儿入睡后唾液分泌减少,附着于牙面上的奶水,容易被细菌利用发酵产酸,造成牙齿脱矿,龋坏,形成严重的奶瓶龋。最好在一岁左右培养宝宝用汤匙喂食的习惯。
B.及早锻炼宝宝咀嚼功能
咀嚼对颌骨产生生理性刺激,可以促进合骨生长发育。良好的咀嚼功能是预防错合畸形的最佳方法之一。因此要及早锻炼宝宝的咀嚼功能.婴儿出生后4个月,颌骨与牙龈就已发育到足以咀嚼半固体甚至固体食物。因此从出生5-6个月起,应给宝宝补充各种半固体食物,一方面满足婴儿的营养需要,另一方面培养婴儿的咀嚼能力。当乳牙萌出以后,要循序渐进,有步骤地添加辅食,适当喂一些富含纤维,具有一定硬度的食品,如蛋黄,果泥,菜泥等,以便更好地促进牙弓,颌骨的正常生长发育。等宝宝稍大后,要鼓励宝宝多吃蔬菜,坚果,玉米等食品,让宝宝感受“咀嚼的快乐!”。
C.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
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宝宝口腔与牙齿健康的保证。要限制甜食的摄入,控制吃糖果的次数,而且吃糖果最好在进餐时同时吃,不要在餐间频繁吃零食。餐间的加餐最好是水果,蔬菜,牛奶,核桃,花生等食物。宝宝不要在临睡前进食。
D.建立早期口腔卫生习惯
乳牙是幼儿时期的咀嚼器官,又是未来恒牙萌出的向导,乳牙的好坏对于宝宝的健康发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妈妈一定要培养宝宝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出生后可用湿纱布轻轻擦拭宝宝口腔,乳牙萌出后要按时擦洗或用指牙刷帮助宝宝清洁牙齿,3岁以前帮助宝宝刷牙,3岁以后指导宝宝渐养成自己刷牙的口腔卫生习惯,并监督宝宝刷牙。同时要培养宝宝养成早晚刷牙,餐后漱口,少吃甜食的好习惯。
一般而言,宝宝出牙时口水增多,口角流涎,喜欢把手指塞入口中吮吸。些时吮指并非坏习惯,妈妈不必强迫宝宝把手指拿出,只需注意把宝宝的手洗干净,不要把病菌带入口中。这时宝宝更需要妈妈的亲近与爱抚,妈妈不要在此时给宝宝断奶。除了锻炼宝宝的咀嚼功能外,还应该注意维护宝宝的口腔卫生。
孩子长出第一颗牙齿,就可以请牙科牙师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同时得到口腔健康的指导。以后每半年需要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作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维护孩子牙齿,颌骨以及面部的正常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