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部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实现“五个到位”要求,严格党员标准、坚守党性基线、淬炼政治定力,形成“党建引领”工作总体思路,推动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取得改革新突破,引领医学部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主要做法
(一)筑牢思想根基,坚定师生理想信念。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积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紧抓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职工、学生党员和学生团员四个层面学习,严格执行周三政治理论学习制度,以咸阳周边以及延安红色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为依托开展主题教育。组织党委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骨干教师、学生党员赴延安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地参观学习,在青年学生中深入开展党史理论宣讲,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筑梦强国伟业”“重温革命历史 传承红色精神”等主题党日活动,用红色文化指引前进方向。医学部党委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落实“十大育人”体系,奏响“三全”育人最强音,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拓展“思政育人”触角,优化课程思政思路,充分挖掘医学学科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的各环节,促进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专业学习和能力发展同步提高,凝聚起了建设“健康中国、健康西藏”的新生力量。
(二)建强战斗堡垒,全面提升组织力。优化支部设置,按教研室建立教工党支部,实现教师党支部书记和教研室主任“双带头人”全覆盖;按专业班级纵向设置本科生党支部,由辅导员和骨干教师担任党支部书记,形成学生党员以老带新、先进层出的局面。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党委委员联系党支部等制度,扎实开展党支部考核和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注重“七一”表彰大会、优秀毕业生党员事迹报告会,发挥“典礼育人”的良好效能。坚持实习生党员线上常态化学习会,开展“亮身份、树形象、践承诺”“党员有话说”活动,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开通“致敬百年路 起航新征程”专栏,引导广大学生从榜样中汲取奋进力量,用实际动将强国兴藏的使命转变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三)围绕中心工作,实现党建促发展。医学部党委统筹推进“十四五”规划、一流学科建设,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着力在组建大团队、开展大攻关、申报大项目、凝练大成果等方面谋新招、出实招。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审、干部任命等方面切实发挥党委把关作用。修订学部奖励办法,加大对重大教学、科研成果的奖励,催生标志性成果的产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就业工作要求,通过学部领导班子成员帮扶就业困难学生、专业教师推荐毕业生就业等措施,打造全员关心就业、全员参与就业的共建体系。近三年来培养了800余名合格的高水平医学人才,毕业生初始就业率均超过90%。
二、工作成效
(一)彰显了党组织的引领力。医学部党委把抓好党建和党员思想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群团工作、就业工作、平台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确保医学部党委“上下一条线”“全局一盘棋”,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促进了西藏高等医学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增强了专业建设的推动力。以“党建引领”为抓手,推动党建与教学科研同频共振、同步发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由党员骨干组成的团队先后荣获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2021年共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重大1项,地区基金3项),西藏自治区科技计划3项,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项目2项,西藏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项,校内科研项目6项。
(三)凸显了党员先锋示范的影响力。用党风带师风,用党性铸师德,充分发挥党员在教育教学中的先锋示范作用。在2020年新冠疫情袭扰以来,医学部党员干部一直冲在抗疫一线。向武汉疫情抗击战派去了积极分子“西藏抗击疫情第一人”饶琨,并在火线入党。2022年8月,西藏突发疫情,医学院部党委组织附属医院80名医护人员成立抗疫医疗队奔赴西藏疫情防控一线开展医疗援助工作,医学院全体党员群众为日喀则桑珠孜区抗击疫情捐款1.7万元购置防疫物资支持当地防疫抗疫。彰显了西藏有需要,民大有行动的精神。
三、经验启示
“党建引领”质量提升行动,创新之处主要在路径创新、组织设置创新、驱动力创新。“党建引领”模式融入基层党组织具体业务中,努力实现师生党员更加有为、基层党组织更加有力、学部党建工作更加有效的目标,为事业发展提供了清晰指引和坚强保障。
(一)健全机制实现全员参与。医学部党委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工作成效评价机制,细化建设方案中相关部门和各个组织的育人职责,将校园文化建设与育人成效作为年度考核指标。通过健全机制,实现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形成学部育人主体、多维发力的立体工作体系。
(二)明晰路径实现全过程融通。医学部党委聚焦师生提高品德修养、增长科学知识、培养奋斗精神、涵养高尚情操、弘扬医学精神五个方面,研究部署各类、各层、各级建设项目,明确实施路径和工作载体,形成各部门各组织育人工作内在耦合,避免形成“孤岛效应”,实现各项工作全过程融通。
(三)整合资源实现全方位聚力。主动对接企业、社区、医院、其他院校,整合区内外、校内外实践教育资源,深度挖掘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红色资源中蕴含的教育元素,发挥各类资源的价值传播作用和文化传承使命,提升医学部校园文化建设内涵。把组织、宣传、聚力、服务师生落到实处,使党建引领成为推动医学部改革发展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