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质量攻坚为动力、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推动事业发展为落脚点,围绕“三抓三创”,全面实施党建+工程,打造“六位一体”思政育人工作体系,全面助推学院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综合实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一、主要做法
一是围绕“三抓三创”,夯实基层党建。抓支部,创坚强堡垒。形成党委抓支部,支部抓小组,小组抓党员,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学习格局。推动党建工作“进班级、进社团、进公寓”,让学生党组织更“优”,让教师党组织更“强”。抓党员,创模范先锋。党员领导干部凝心聚力促发展作表率,教师党员立德树人创一流作表率,学生党员创先争优担使命作表率。抓特色,创党建品牌。连续4年开展“周末微党课”,依托“彭晓东名师思政工作室”打造“老彭讲堂”“青年有话说”“药苑论坛”等思政工作品牌,建设“清风校园”主题公寓党支部,将学习教育、党建活动、学生服务、志愿服务四者有机结合,成为学生党建和思政工作的新阵地。
二是实施“党建+”工程,促进五个融合。坚持党建+重点工作,制定《党支部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坚持每月1次的党支部书记例会,健全“党委中心组领学、党支部促学、党委委员督学”的学习体系,学院“旗帜鲜明抓党建、依托党建促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坚持党建+作风建设,构建“责任抓廉、道德育廉、制度保廉、监管促廉、惩处护廉”五位一体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抓好班子、教师、学生和家长“四个层面”的廉政廉洁教育。坚持党建+人才培养,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建立本科生导师制、专业班主任制度、学业预警制度,导师、专业班主任、辅导员协同保障学生学业发展。坚持党建+三全育人,以组织、课程、文化、实践、心理和网络六个维度为着力点,有效构建“六位一体”思政育人工作体系,为学生导心、导行、导业、导航。坚持党建+社会服务,积极回应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通过结对帮扶、产学研合作、技术指导等多形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三是坚持立德树人,打造“六位一体”思政育人工作体系。党建领航,培根铸魂育新人。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以及开学第一课、学风建设月等,举行主题演讲比赛、主题辩论会、创意作品设计大赛、学习强国挑战赛等活动,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课堂导航,价值引领立言行。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学院“一把手”工程,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教学设计,将思想价值引领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既让学生感受到专业课程的“新”意,又在润物无声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伴航,润物无声胜有声。连续举办十五届药学文化艺术节,融思想引领、科技创新、就业创业、学科竞赛、素质拓展为一体, 形成健康高雅、文明和谐、独具特色的药学文化。实践启航,知行合一强责任。通过社区服务、三下乡社会实践、校内外志愿者活动等,将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行业规范要求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强化学生价值实现。心理护航,春风化语润人心。打造学院特色品牌“七彩桥”心理辅导站,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梯度、“基础-成长-发展”三级维度的心理育人模式。媒体助航,守正创新显实效。在“微信公众号”开设“声音里的经典”“红色故事分享”“抗疫先进事迹展”等专题学习栏目,切实打造“指尖课堂”。
二、工作成效
一是学科内涵发展不断提速。围绕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宁夏发展大局,学院不断探索学科发展战略定位,打造一流平台,开展协同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产出了一大批标志性成果,有力地推进了学科内涵式发展。近5年获批各类科研项目135项,立项总经费50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90余篇,其中国际高水平论文231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93项,授权专利53项;实现成果转化40项。2021年,药学学科获批教育部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自治区西部一流学科建设点,药理学与毒物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行列。
二是人才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大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工作氛围。学院副教授以上教师占比81.4%,博士学位教师占比59.3%,具有海外1年以上研修经历的教师占比25.9%,拥有各级各类人才称号32人次。围绕学科发展重点,持续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实施中青年教师“英才工程”,设立专项培育经费,激发人才工作活力,涌现出“自治区教学名师”“自治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战疫模范”“学生最喜爱的青年教师”等一批优秀模范教师代表。
三是“三全育人”体系不断完善。通过党建品牌活动与育人工作的协同推进,“六位一体”育人体系协调发展,“三全育人”工作体系不断夯实,打造了“周末微党课”“老彭讲堂”“清风校园”5 号公寓党支部等党建品牌,连续十五年开展“药学文化艺术节”,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清新高雅、特色明显的校园文化氛围。学院特色志愿项目“健康小药箱”获第五届宁夏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被评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佳项目。近百名学生被评为区级和校级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多个班级被评为校级“先进班集体”。
三、经验启示
一是持续加强政治建设,办学治院能力才能有效提升。要充分发挥学院党委在办学治院过程中政治核心作用,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部署在学院层面得以及时贯彻实施。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融入到研究制定政策和推进业务工作之中,贯穿教育管理服务全过程,班子成员工作职责明晰,集体领导、党政分工负责、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顺畅,全面从严治党才能得以向纵深发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二是要坚持示范引领,才能发挥“头雁”效应。学院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谋篇布局,找准工作结合点、着力点,带头落实“五个一”联系机制和“七进一交友”,架起党组织与师生的桥梁;教师党员在日常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中亮出党员身份、立起先进标尺、树立先锋形象,带头攻坚克难,引领带动师生积极投身学院改革发展;学生党员积极参与班级、社团、宿舍等管理服务。
三是党建与业务相融合,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深入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才能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同促共赢,真正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将党的建设目标与学院发展战略深度融合,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与日常工作布置落实紧密契合,党员干部监督管理与完成本职工作有效结合,不断促进党建工作与各项工作同频共振,充分调动党支部和党员干部落实重点工作的激情和干劲,才能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难题,实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